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并回應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他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雖然是針對經濟形勢而言,但是對于我們推進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樣具有重大啟示意義。
疫情期間,為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系統延遲開學,啟動“停課不停學”模式,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踐。 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也給包括學校、師生和家長在內的全社會帶來了“危機”,但借勢開展在線教育,盡量減少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其實也在孕育新機、開辟新局。
如此大規模開展在線教育是對前期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檢驗,從結果來看,雖然也暴露了不少問題,但教育信息化建設整體經受住了考驗,值得肯定。 與此同時,經過在線教育試驗,從教育部門到各級學校,廣大師生、家長,都對在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而這對后疫情階段推廣和普及在線教育,借助教育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因材施教,構建新的教育生態和教育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各地財政收入銳減,中央明確要壓減開支,過緊日子。但即便如此,政府工作報告仍然強調要穩定教育投入,優化投入結構。 這既展現了中央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定力,也展現了對教育發展的濃濃關懷。而過緊日子的財政形勢,也給優化投入結構提供了契機。越是過緊日子,越要求各地分清輕重緩急、優先順序,把錢用在刀刃上, 優化投入結構,把寶貴的資金用在保基本、守底線、抓關鍵、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的地方,用于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用于保障教師待遇和職業提升等方面。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既要順勢而為,更要主動作為,透過探尋危機背后的原因,抓住開辟新局的要害,從而化危為機。在我們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時尤須如此。 擇校熱、大班額問題,是教育難點問題,也是民生痛點,直接影響民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問題的產生源于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分配不均,也源于在加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中,教育規劃前瞻性不足,導致供需緊張。 這些民生痛點,倒逼教育改革,既需要調整招生入學政策,也需要從教育資源配置層面入手,縮小城鄉、校際差距,真正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個孩子不僅有學上,也都能上好學。 更進一步來說,還在于緊跟城鎮化發展步伐,將教育發展納入城鄉發展規劃,提高教育發展規劃的前瞻性,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如此,才能提高化解教育問題的主動性,在城鎮化進程中掌握主動。
于變局中開新局,還需要解放思維,積極擁抱新觀念、新事物。以就業來說,今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847萬,創歷年之最,疊加疫情影響,就業壓力尤其嚴峻。 但也要看到,雖然在疫情沖擊下,餐飲、交通、住宿等服務業一度大面積停運,但取而代之的線上零售、線上教育等,不僅保障了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新就業形態,展現出無窮的活力。據統計,僅在美團一個平臺,1月下旬以來,就新增超過100萬騎手注冊,成為穩就業“蓄水池”。 早前一份報告顯示,新興消費浪潮的興起,催生了整理收納師、密室策劃師、自習室社長、寵物攝影師等新職業,而“80后”和“90后”則成為新職業從業者的主力軍。
新就業形態正在興起,順勢而為,讓其順其自然、脫穎而出,實際上就能在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中孕育新的就業機會,并且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 對于大學生來說,轉變就業觀念,積極擁抱新就業形態,并在新就業形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僅是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其實也是在日新月異的多元社會中找到立足之地的長遠之策。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面對復雜的教育發展形勢,科學分析形勢,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困難、風險、挑戰,堅定信心,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我們就一定能在危機中孕育新機、于變局中開創新局,推動教育朝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美好期望。
國際學校家具|進口校園家具|品牌教育家具--【OF365國際學校家具網】:http://www.795w.cn/ 其實,說起教育就不得不說在中國日益發展的國際類教育,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在中國發展起來,也給了新一代學生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空間。據小編了解,在各大國際學校中,學校對【國際學校家具】的選擇也十分的謹慎,不管是對質量還是功能要求都更加的嚴格。
|